中医解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

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

试行第三版

一、此次疫情的临床特点

临床表现:

以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变现。鼻塞、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,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脓毒症休克、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,值得注意的是重症、严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,甚至无明显发热。

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可无发热,多在1周后恢复。

多属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

二、病例定义

(一)疑似病例(原观察病例)

同时符合以下2条

1、流行病学史

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游史或居住史;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,或有聚集性发病。

2、临床表现

①发热;

②具有上述肺炎影像特征;

③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,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。

(二)确诊病例

符合疑似病例标准的基础上,痰液、咽拭子、下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行实时荧光RT-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;或病毒基因测序,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。

三、中医治疗

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,病因感受疫戾之气,病位在肺,基本病机特点为“湿、热、毒、瘀”;各地可根据病情、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体质等情况,参照下列方案进行辨证论治(本方案不可用于预防)。

1、湿邪郁肺

临床表现:低热或未发热,干咳,少痰,咽喉咽痛,倦怠乏力,胸闷,脘痞,或呕恶,便溏,舌质淡或淡红,苔白或白腻,脉濡。

治法:化湿解毒,宣肺透邪。

推荐处方:麻杏苡甘汤、升降散、达原饮。

基本方药:麻黄、杏仁、草果、槟榔、蝉蜕、连翘、苍术、桔梗、黄芩、牛蒡子、生甘草。

2、邪热壅肺

临床表现:发热,口渴,不欲饮,胸闷,咽干少痰,纳差,大便不畅或便溏,舌边尖红,苔黄,脉浮数。

治法:清热解毒,宣肺透邪。

推荐处方:麻杏石甘汤、银翘散。

基本方药: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桑白皮、金银花、连翘、黄芩、浙贝母、生甘草。

3、邪毒闭肺

临床表现:高热不退,咳嗽痰少,或有黄痰,胸闷气促,腹胀便秘,舌质红,苔黄腻或黄燥,脉滑数。

治法:宣肺解毒,通腑泻热。

推荐处方:宣白承气汤、黄连解毒汤、解毒活血汤。

基本方药:杏仁、生石膏、栝楼、大黄、葶苈子、桃仁、赤芍、生甘草。

4、内闭外脱

临床表现:神昏,烦躁,胸腹灼热,手足逆冷,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,舌质紫绛,苔黄褐或燥,脉浮大无根。

治法:开闭固脱,解毒救逆。

推荐处方:四逆加人参汤、安宫牛黄丸、紫雪散。

基本方药:人参、附子、山茱萸,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。

---以上来自网络---

方剂解读

麻杏苡甘汤

太阳病:周身疼痛,日晡发热,(多不恶寒或微恶寒,无汗),(舌苔多白或白腻,脉浮滑或沉滑)

麻黄6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

胡希恕医案

年4月24日曾治愈“亚急性败血病”一例。患者来自山东临沂,男,68岁。发热、四肢沉重21天,在当地用抗生素过敏,住军医院,经骨髓穿刺诊断为“亚急性败血病”,对症治疗及用中药银翘散加减汤剂治疗无效,而特来京诊治。症见:头晕,四肢沉重,微恶寒,每日午后2-3点发烧38℃左右,晚上则升到39℃以上,苔白腻,脉滑细数。

本书作者解析:患者头晕、四肢沉重、微恶寒,午后及晚上发热、苔白腻、脉滑细数考虑为风湿在表之太阳病,故选用麻杏苡甘汤解表利湿,并加一味苍术加强利湿之功。

胡老疏方:麻黄10,杏仁6,生苡仁18,炙甘草6,苍术15。

结果:上午来诊,下午1点在宾馆服头煎药,小便增多,日晡未见身热,尚有微恶寒,晚服二煎,症全消。本打算住院治疗,观察2天,感身体如常,遂回原籍。追访至今(年8月)健康良好。

升降散

阳明病(实热):表里三焦大热,其证不可名状者。症见憎寒壮热,或头痛如破,或烦渴引饮,或咽喉肿痛,或身面红肿,或斑疹杂出,或胸膈胀闷,或上吐下泻,或吐衄便血,或神昏谵语,或舌卷囊缩。

白僵蚕(酒炒)6克蝉蜕3克姜黄9克生大黄12克

赵绍琴医案

张某某,女,24岁

该患者就诊时发烧九天,体温波动于38.5℃~39℃之间,颌下有一5cm×5cm大小之肿物,西医诊为“急性颌下淋巴结炎”,用青霉素、四环毒效果不佳。现患者发热不退,仍觉恶寒,面色黯黄,颌下有一包块,大如鸡卵,质地坚硬,按之疼痛,皮肤不红,护之亦不灼手,咽喉红肿而痛,纳谷不甘,大便三日未解,脉沉弦而数,按之有力,舌红苔白根腻。此属火郁三焦,少阳枢机不利,气血壅滞而成,拟升降散加散。

白僵蚕3克(为末,冲服),蝉衣6克,片姜黄10克,生大黄6克,柴胡6克,金银花10克,皂角刺5克,黄芩10克,苦桔梗6克,生甘草6克,三付。

药后热退身凉,诸症霍然,顽下肿物仅有枣核大小,唯食纳不甘,乏力。以竹叶石膏汤、益胃汤加减收功。

达原饮

阳明病湿热:憎寒壮热,或一日三次,或一日一次,发无定时,胸闷呕恶,头痛烦躁,脉弦数,舌边深红,舌苔垢腻,或苔白厚如积粉

湿:槟榔、厚朴、草果、甘草

热:知母、黄芩、白芍

槟榔6g厚朴3g草果仁1.5g知母3g芍药3g黄芩3g甘草1.5g

高建忠医案

闫某,男,56岁。因发热疑诊“流行性出血热”医院,检查期间,高热不退,要求服用中药治疗。未得面诊,年5月4日下午电话中了解到基本情况:发热5天,恶寒,有汗不畅,周身憋痛难忍,头痛如裂(自述痛甚时想跳楼),口干,纳差,大便少,舌苔厚腻。

厚朴9g,炒槟榔15g,草果6g,柴胡12g,黄芩12g,滑石(包煎)18g,生甘草3g。2剂,水煎服。

5月5日下午接到电话,患者昨晚分2次服下1剂,至半夜汗出热退,头身清爽。今日服完第2剂,患者惟觉乏力,纳食欠佳,余无不适。检查结果回报,医院除外“流行性出血热”。嘱停药,出院后可调理脾胃。

麻杏石甘汤

太阳阳明合病

太阳病(风寒、表实):麻黄、杏仁、炙甘草---恶寒发热,头痛身疼,脉浮

阳明病(实热):生石膏---身热不解,咳逆气急,甚则鼻煽,口渴,有汗或无汗,苔薄白或黄,脉数

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石膏18g

胡希恕医案

陈某,男,24岁,年3月25日初诊。自昨日恶寒身疼,咳喘咽干,自服复方阿司匹林2片后,汗出不恶寒,但仍身疼、咳喘、吐白痰、口干思饮,舌苔白,舌尖红,脉滑数。

本书作者解析:患者外感后出现恶寒身疼等表证,服用药物后恶寒解除,但仍身疼,说明表证仍未解,同时又出现了咳喘、吐白痰、口干思饮、舌苔白、舌尖红、脉滑数等阳明里热证,综合辨证为太阳阳明合病。

因患者以“咳喘、吐白痰”为主,故胡老选用麻杏石甘汤解表清里热,加一味半夏化痰止咳,疏方:麻黄18,杏仁10,炙甘草10,生石膏45,半夏12。

结果:上药服2剂,汗出,喘减。继以桑杏汤加减,服6剂诸症已。

银翘散

太阳阳明合病

太阳病(风寒、表实):荆芥、淡豆豉、甘草---发热,微恶风寒,无汗或有汗不畅,头痛,脉浮

阳明病(实热):银花、连翘、薄荷、牛蒡子、桔梗、芦根、竹叶---口渴,咳嗽,咽痛,舌尖红,苔薄白或薄黄,脉数

连翘30g银花30g苦桔梗18g薄荷18g竹叶12g生甘草15g芥穗12g淡豆豉15g牛蒡子18g(现代用法:作汤剂,水煎服,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)

高建忠医案

患者,刘某,男,18岁。年5月1日初诊。自诉昨日下午开始出现咽痛,晚上咽痛加重,逐渐出现发热。现症见:咽痛,咽干,发热,口干喜饮,周身不适,有汗,无恶寒。舌质红,舌苔薄白,脉浮数。

查:咽黏膜充血肿胀,双扁桃体充血肿大I°。

诊为急乳蛾(急性扁桃体炎),证属风热外感。治以疏风解表,清热利咽为法,方用银翘散加减。

处方:金银花15g,连翘12g,荆芥9g,牛蒡子12g,薄荷9g(后下),桔梗9g,芦根15g,竹叶3g,射干12g,生甘草3g。2剂,每剂煎2次,每次煎5分钟,每剂分3次服,24小时内服完2剂。

药后诸症缓解而痊愈。

宣白承气汤

阳明病:阳明温病,下之不通,喘促不宁,痰涎壅滞,大便闭结,脉右寸实大,证属肺气不降者。

生石膏15克生大黄9克杏仁粉6克瓜蒌皮4.5克

赵绍琴医案

王某某,男,87岁

发烧七天,咳嗽喘憋五天,体温波动在38℃~39.5℃之间,经西医诊断为肺炎,曾注射庆大霉素,口服四环素,效不见著,遂请中医会诊。患者壮热不退,汗出口干,咳嗽喘息,不得平卧,痰黄粘量多,大便五日未行川、便黄少,腹微满不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此属温热入肺,灼液成痰,痰阻气机,肺失宣降,故咳喘并作。肺与太腑为表里,肺气不降,腑气不通,故大便数日未行。治以宣肺涤痰,通腑泄热。幸喜患者虽年迈而体尚健,正气尚足,可攻之于一时,拟宣白承气汤加味。

杏仁6克,全瓜蒌20克,炙杷叶15克,生石膏15克,黛蛤散10克(包),生大黄6克(后下),一付

药后大便三次,所下恶臭,腹不满,咳喘轻,再以原方去大黄治之,二付。

黄连解毒汤

阳明病(实热):黄连,黄芩、黄柏、栀子---大热烦躁,口燥咽干,错语不眠;或热病吐血、衄血;或热甚发斑,或身热下利,或湿热黄疸;或外科痈疡疔毒,小便黄赤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

黄连9g黄芩、黄柏各6g栀子9g

刘渡舟医案

陈某,男,75岁。年10月18日初诊。年1月发病,全身震颤,不能自主,某医院诊断为“帕金森综合征”。服用左旋多巴、美多巴、安坦等药,症状未见好转,特请刘老诊治。症见全身颤抖,尤以上肢为重,手指节律性震颤,状如“搓丸样”,肌肉强直,面部表情呆板,双目直视,口角流涎,步履困难。伴头痛,口干渴,大便秘结,1周1行,小便色如浓茶,口噤骱齿,言语謇涩。舌红,苔黄腻而燥,脉来滑大。

刘老用“黄连解毒汤”合“羚羊钩藤汤”加减,疏方:黄连10,黄芩10,羚羊角粉1.8(分冲),竹茹20,黄柏10,栀子10,钩藤15,天竺黄12,龙胆草10,菊花10,桑叶10,菖蒲10,佩兰10,半夏12。

结果:服药14剂后,两手震颤减轻,行走较前有力,口渴止,小便颜色变淡。大便仍秘结,头痛眩晕,言謇不利,多痰少寐,舌苔白腻夹黄,脉滑数。针对以上脉证,上方加大黄4,并加服“局方至宝丹”3丸,每晚睡前服1丸。服药月余,头晕少寐多痰大为减轻,语言明显好转(能简单地陈述病情)。但仍腹满便秘,骱齿,小便短赤,四肢及口唇颤抖。舌红苔黄而干,脉来滑数。患者仍腹满便秘,考虑阳明腑实证较明显,故用调胃承气合羚羊钩藤汤加减。大黄4,芒硝4(冲服),炙甘草6,羚羊角粉1.8(分冲),钩藤20,白芍20,木瓜10,麦冬30。上方服7剂,大便通畅,粪便如串珠状。腹满顿除,骱齿大减,小便畅利,四肢有轻微颤抖。效不更方,仍用“黄连解毒汤”与“羚羊钩藤汤”加减。治疗3个月,肢体震颤消除,能自己行走,手指屈伸自如,握拳有力,言语流畅,面部表情自然,二便正常。唯偶有头晕,骱齿,继以芩连温胆汤加减进退而病愈。

解毒活血汤

阳明病:清热解毒,凉血活血。治瘟毒吐泻初起。

连翘6g,葛根6g,柴胡6g,当归6g,生地黄15g,赤芍9g,桃仁24g(研),红花15g,枳壳3g,甘草6g。

黄某,男,40岁。年1月18日初诊。

患者咽痛时轻时重3年余,加重5天,曾于某院诊为慢性咽炎,予抗生素及清热解毒利咽之中药治疗,有一定疗效,但不能根治。每于食辛辣肥甘之品即诱发加重。5天前外感后咽干痒痛加重难耐,经治疗外感症状消失,但咽喉症状无明显改善。

诊见:咽喉红肿色紫,扁桃体II度肿大,咽干痒痛,口干渴,时有头痛,舌红绛苔白干,脉细数。

辨证为瘀热内结咽喉。治以活血通络、清热养阴利咽。方以解毒活血汤加味:

生地黄、连翘、桃仁、红花各15g,当归10g,牛膝15g,葛根20g,赤芍、柴胡各15g,白僵蚕10g,玄参20g,桔梗8g,栀子10g。3剂,水煎服,日1剂。

咽干痒痛、口千渴明显减轻,头痛发作时减轻,继服原方10剂。

四逆加人参汤

太阴病(虚寒):附子、干姜、甘草、人参---四肢厥逆,恶寒蜷卧,脉微而复自下利,利虽止而余症仍在,(神衰欲寐,面色苍白,腹痛,呕吐不渴,舌苔白滑,脉微细)

炙甘草6g附子15g干姜9g人参6g

医案

曹某,年在花甲之外,其子挟掖来诊。患者终日精神萎靡不振,昏沉嗜睡,梦其先祖老辈亡人,仍着昔时衣装迎其同归,自以为阳寿已至,言讫而泪下。诊其脉沉弱无力,舌胖苔白。此阳光不振而群阴用事,故但欲寐而梦见鬼状,属少阴虚寒证,病情虽危,急温犹可活之。

附子15克干姜6克炙甘草9克人参9克

服药三剂后,曹叟精神渐增,眠睡安然,亦不复梦见昔日故人。后来改用桂附八味丸与补中益气汤,服至二十余剂,渐至康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经方时方六经辨证应用案解,鲍艳举,花宝金著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年1月版

2、读方思考与用方体会,高建忠著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年12月版

3、赵绍琴医案精选,彭建中著,学苑出版社

4、医林改错方药心悟,何庆勇主编,人民军医出版社,年06月版

                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医院
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zhimuf.com/zmgj/4568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